“小鸭苗”孕育中山种业“鸭芯片” DATE: 2024-11-12 13:36:09
在中山市南区街道曹边村“百亩之家”农业生态园的中山种业稻田里,一群小鸭子时不时传出“嘎嘎”的小鸭苗欢鸣声,在田间地头漫步片刻,孕育鸭芯便又转头“扑通”游入稻丛中,中山种业只闻其声不见其影了,小鸭苗它们便是孕育鸭芯曾一度销声匿迹的中山麻鸭。经过农业科技人员多年来的中山种业选育、保育与推广,小鸭苗鸭苗的孕育鸭芯数量从仅有数十只到每年可稳定出产2万只。
中山麻鸭的中山种业回归,正是小鸭苗中山以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擎,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孕育鸭芯加快选育推广优良品种的中山种业生动实践。稳定的核心保护种群、突破创新的育种技术、智慧与生态相结合的养殖模式……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正为中山麻鸭产业汇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经过农业科技人员多年来的选育、保育与推广,鸭苗的数量从仅有数十只到每年可稳定出产2万只。
十年保种,濒危中山麻鸭归来
“80712号鸭,初生重45克;80713号鸭,初生重47克……”在中山麻鸭保种场里,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畜牧兽医站高级兽医师吴咏梅和她的同伴们一起,正在为一批小鸭戴上翅号、称重,再送入保温箱。经过28天左右的孵化,这批提纯至第八世代、家系为1-62的中山麻鸭刚刚破壳。生长到第70天之后,它们将要在实验室里接受一次更为细致的检验,为优化食谱、培育更优良的品种提供重要依据。
中山市农科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一批刚出壳的小鸭戴上翅号、称重,再送入保温箱。
如此细致、精密的流程,吴咏梅并不陌生。作为中山麻鸭保种育种工作的参与者之一,她见证了中山麻鸭从几乎灭绝到不断壮大的全过程。
中山麻鸭是唯一被列入广东地方畜禽遗传资源志的鸭品种,有着600多年的养殖历史,具有产蛋多、耐粗饲、易肥育、肉质好等优点。据《畜牧兽医学报》,中山麻鸭的养殖规模最高峰曾一度达到360多万只。然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受到市场经济发展及外来快大鸭品种的冲击,生长周期长、体型偏小的中山麻鸭数量日益减少。2006年全国第二次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中山麻鸭竟无迹可寻。
公鸭(图左)全身羽毛以褐麻色为主,头部羽毛为明显的花绿色,主、副黑褐麻色带白边,翼羽尾巴羽毛呈褐麻或翠绿色。母鸭(图右)羽毛以褐麻色为主,两者颈下端均有白色羽环,黄色的喙上也有明显黑色标识。
鸭肉在我国是继猪肉和鸡肉之后的第三大肉类产业。然而,肉鸭种业发展相对滞后、进口种鸭长期主导市场,是影响我国肉鸭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2019年4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水禽遗传改良计划(2020-2035)》,计划到2035年建立完善的现代肉鸭、蛋鸭、鹅和番鸭商业育种体系以及半番鸭繁育体系,计划自主培育的肉鸭品种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作为本土鸭种的起源之一,中山麻鸭能否“东山再起”?从2014年开始,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与华南农业大学组成项目组,开展中山麻鸭种质资源的抢救性收集和保护。
“开始寻种的时候,谁也说不清真正的‘中山麻鸭’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吴咏梅感慨道。调查队员四处查阅资料、走访群众,深入中山各镇街寻找线索,在农户的协助下查遍犄角旮旯,还前往省内外多个地市收集种质资源样本。功夫不负有心人,团队在南朗街道合里树坑村的密林深处,发现数只外貌特征与《广东省家畜家禽品种志》所记载性征高度相似的鸭子在溪流边觅食,经多方比对后从南朗街道引入麻鸭苗种,并与之前搜集的少量鸭只组建了中山麻鸭保种基础群。
从“0”到“8”,实现种源自主可控
有了这些珍贵的“乡土基因”,如同获得“火种”的育种专家开启了培育之路。然而,这只是实现中山麻鸭的种源自主可控的第一步。中山市农科推广中心主任叶树才介绍,由于多年忽视地方禽种管理,加上受到外来品种的冲击,致使中山麻鸭品种混杂,羽毛颜色发生改变,生产性能下降。
建立完善保种体系、加快本土鸭种种质创新迫在眉睫。
中山以中山麻鸭保种场为重点保种场所,启动了保种育种的高标准模式。保种场内设置了孵化区、育雏育成区与种鸭区等各个区域,实现净、污道分离,配备先进养殖设备,并利用周边的山林地、池塘等自然条件,为中山麻鸭的繁育提供良好的条件。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联合华南农业大学等多所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运用“家系等量随机选配法”进行保种工作,重点攻破中山麻鸭建群繁育、疫病防治等技术难题。
中山麻鸭保种场位于五桂山街道,建成育种孵化区、育雏育成区与种鸭区,实现净、污道分离,并配备先进养殖设备。
环境提升了,鸭群的营养也要跟上。中山市农科推广中心创新常规与分子选育技术,开展中山麻鸭种质资源优异性能发掘、高效新品系培育及其饲料营养调控等专项研究。
“我们在育成期对种鸭进行分栏,通过试验2:10、1:7等多种配种方法,并尝试不同的营养配比,试验提升受精率、优化繁殖性能。”叶树才表示。截至目前,已组建中山麻鸭第八世代保种群数量超800只,家系62个,每年通过中山麻鸭保种场可对外推广中山麻鸭鸭苗超过2万只,并已实现公鸭出栏重量提高15%,种蛋受精率均在90%以上的目标。可以说,经过8个世代的持续选育,已经实现中山麻鸭的种源自主可控。
中山市农科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记录种鸭开始产蛋的年龄、产蛋量、鸭蛋受精率,测量鸭蛋大小、重量。
生长到第70天之后,中山麻鸭将要在实验室里接受一次更为细致的检验,为优化食谱、培育更优良的品种提供重要依据。
“育成的新品种外貌稳定,接近志书记录,肉质紧实鲜美、营养价值非常高,抗病性也更强。”叶树才自豪地说。2023 年,中山麻鸭作为遗漏品种通过专家核验,补录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名录》。
新品种的成功培育,意味着中山在掌握肉鸭核心育种技术,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道路上,又向前进了一步。
如今,借助华南农业大学家禽遗传育种团队的技术支持,中山麻鸭还成功提取出独特基因组,拥有了独一无二的身份“识别码”。与此同时,以中山麻鸭基因组为基础的数智化应用也正在探索中,有助于中山麻鸭下一步的产业化规模化生产。通过植入装载有基因组信息的数字化芯片,企业将轻松完成保种数据采集并上传,实现饲料自动化投喂与监测,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鸭稻共育,推广绿色生态养殖
随着核心保护种群的扩大,中山农业科技人员也在不断琢磨着如何让中山麻鸭形成更大的养殖规模。
鸭稻共育生态种养示范基地“百亩之家”农业生态园的水面上,间隔分布均匀着4个棚舍,宛如一个个“公寓”,让700只麻鸭在这里安家。在水稻成长期,每天早上8点半,管理员梁阿姨会准时打开“公寓”大门,让鸭子们前往稻田。经过有意训练,它们有序地朝着稻田行进,既可以在稻田里自由地觅食、游泳、嬉戏,也可以找个舒服的地方安静地睡上一觉。傍晚6点半,只要梁阿姨一吹哨子,鸭子们便会乖乖地回到“公寓”,真正地实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在“百亩之家”农业生态园,700只麻鸭在这里安家,形成 “鸭促稻长,稻促鸭肥” 的良性生态循环。
这里的水稻为它们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而鸭子们也在不经意间为水稻生长贡献力量。稻叶边缘的“锯齿”让鸭子不会食用水稻,于是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就成了它们的美食。鸭子排出的粪便化作水稻所需的有机肥料,它们游动时鸭脚搅浑水土,实现土肥相融,还给予水稻适当刺激,促进其生长。如此一来,形成了“鸭促稻长,稻促鸭肥”的良性生态循环。
“自从第一批鸭子入驻以来,我们的350亩稻田里就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螺害,核算下来,每年螺药成本平均每亩能减少200-300元。”“百亩之家”稻鸭共育项目负责人之一陈洁算了一笔账。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2023年,农科中心与本地农业龙头企业、大型综合农场以及种植户开展中山麻鸭生态放养合作试验,建立多个中山麻鸭稻鸭共育、果鸭共作等生态养殖示范点,成效显著。
“种业发展需要育、繁、推三个关键环节协同发力。”叶树才表示。在过去,受中山土地资源紧缺,水网密集,土地碎片化等因素制约,加上用于畜禽养殖的土地租期较短,可养殖水面积减少,养殖户不愿意投入过多资金用于配套先进设备,制约了中山麻鸭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摒弃传统的集约化笼养、单一水面圈养方式,更多的企业、农户们开始了解到绿色生态养殖模式既是契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也是经济的、互利的,这为中山麻鸭养殖的进一步推广打下基础。
据了解,试验初期,农科中心会以技术合作的方式,免费提供种苗给农户。而随着绿色生态养殖模式的不断推广,已经有大大小小的农户开始主动申请领养“中山麻鸭”,分布于三乡、南朗、民众、三角、黄圃、神湾、板芙等中山各个镇区。“未来,中山麻鸭产业将朝着更加集约化、现代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创造更多价值。更多的人知道真正的中山麻鸭,将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叶树才信心满满。
撰文:林伊晴 李艳
摄影摄像:柯学潜
剪辑:李艳
设计:钟淇淇
来源:南方农村报